近日,有粉絲在后臺詢問小編——“農批革新”“智慧農批”“現代農批”,如何將這些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呢?這一期,小編以運用案例給大家介紹孝義農產品大市場正式運營后,其現代化、智慧化、數字化會給商戶提供哪些實質性改變?給顧客提供哪些有效性幫助?


一段19秒視頻,先來了解

孝義農產品大市場項目最新動態


10月以來,蔬菜價格大幅上漲,讓大多數人直呼吃不起菜了。根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87元,較9月底上漲8.7%,較近3年同期均價上漲16.8%。

圖片

來源: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


為什么現在菜價貴?

      每年這時候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結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市場供應量減少,會帶來菜價上漲。

    “今年強降雨和低溫等不利天氣,放大了鮮菜價格的季節性波動。”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說,9月中下旬以來,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導致蔬菜生長放緩,田間濕度大加重了病蟲危害,多地蔬菜大面積延期上市甚至減產,引發菜價較大幅度上漲。

      此外,專家指出,我國蔬菜產區和銷區相對分離,暴雨等天氣對蔬菜采收和跨區域調運造成不便,收購和物流成本增加,短期也放大了價格波動幅度。今年以來,化肥、汽柴油價格上漲,進一步抬高蔬菜生產流通成本。


穩定菜價,有哪些措施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加強田間管理,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豐產性,針對后期可能出現的寒潮低溫天氣,指導落實設施蔬菜防寒保溫、露地蔬菜簡易覆蓋等防災減災措施。同時,指導受災地區和大中城市合理安排品種結構和種植規模,因地制宜發展速生葉菜、芽苗菜,增加市場供應。

      “商務部密切關注全國及疫情散發地區的市場供求、價格變化,在強化監測預警基礎上,部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適時投放政府儲備,督促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產銷銜接,增加重點時段備貨數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0月28日說。

      各地政府和企業也在行動——北京研究制定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減免進場交易費方案,直接降低經營商戶和運輸司機的進場交易成本;上海多家批發市場通過做好供應商聯動、“郊菜不足客菜補”等方式,加大客菜供應量;甘肅、內蒙古多地成立專門物資保障工作組,合力加強調配,保障市場供應穩定……

      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晶分析,后續隨著蔬菜產能恢復,一些推遲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秋冬季蔬菜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部分品種價格后期有望出現回落。

      “農業投入品價格和運輸成本維持高位,加之氣象部門預測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可能出現極端天氣,對部分地區蔬菜生產造成影響,價格高位運行的壓力仍存。”張晶說


現代化智慧農批市場

針對菜價整體上漲的趨勢,作為農批經營戶們,如何快速獲取各種蔬菜的實時價格?市場管理方如何有效管理菜價?作為消費者如何讓自己不吃虧上當呢?

孝義農產品大市場現代化智慧農批是如何解決以上問題的呢?一起往下看......


1、市場如何快速獲取價格信息?

智慧農批市場內搭建的信息發布系統,市場方通過市場內的顯示屏,發布相關制度、市場布局、商品價格、臺賬及票證、食品安全檢測等信息。而信息公示屏往往設置在市場進出口顯眼處,消費者一進市場就能輕松獲得價格信息。不必價比三家,也能輕松知道自己買得貴不貴~


2、相關部門如何快速收集市場銷售信息?

智慧農批市場實現對市場所有商戶經營商品的價格信息查詢、分析與統計功能,全面采集的市場交易數據,形成城市菜場中心數據庫,運用數據共享、統計、分析、上傳下達,實現精準感知、精準控制,為城市管理決策提供依據,保障城市食品供應、確保食品安全、平抑和穩定食品價格,也為“菜籃子”制定維穩指導價、放心價起到參考作用。


3、如何保障自己買買買,不會吃虧上當?

智慧農批市場,經營戶通過商戶信息屏和觸摸大屏兩種設備進行證照等信息公示是基本操作,臺賬錄入也是電子化,避免手工臺賬的失誤以及錯漏,同時市場內會每天對食品進行抽檢,可以保障市場里出售的產品渠道正規、質量可靠,同時禁售假冒偽劣食品。購買之后能實時打印可追溯的二維碼,對比傳統農批市場,智慧農批市場能更大程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END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小事都離不開農貿農批市場,農批市場現代化,提升的不僅僅是老百姓的購買體驗,也是打造智慧化城市的重要一環。


孝義農產品大市場項目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