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 關注民生
一、地方兩會落幕,農業依舊是“主角”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的一年。地方兩會正在貫徹和落實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里,我國19個地區把“強農品牌”寫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具體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海南、湖南、湖北、吉林、黑龍江、江西、貴州、廣西、寧夏、內蒙古。
報告中,打造“區域品牌”的有四個,占比21%,分別是河南、安徽、重慶、青海和寧夏。河北、湖北、廣西、吉林根據自身資源稟賦來打造“品牌”。北京政府結合本地互聯網資源優勢,提出要“研究制定農業中關村建設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響“北京優農”金字招牌?!鞭r業品牌建設想邁上新臺階,就需要有新突破。
回首往昔,各地一直非常注重“農業品牌”建設,比如北京、山東、內蒙古等政府工作報告曾多次著墨“農業品牌”。但農業品牌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場持久戰。
二、聚焦富民產業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此前,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繼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繼續支持創建一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繼續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到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制造等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推動鄉村產業穩步發展,實現農民家庭持續增收,防止脫貧地區規模性返貧。加快落實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政策。
三、“一縣一業”成為今年重點關鍵詞
此次一號文件提出的“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是否有利于整合縣域資源,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動力?縣城是各鄉鎮、各村之間的“串聯者”,是整個縣域經濟資源流通的中心,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一環。因此,一號文件指出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加強縣域基層創新,強化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加快完善縣城產業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龍頭企業做強做大。引導具備條件的中心鎮發展專業化中小微企業集聚區,推動重點村發展鄉村作坊、家庭工場。
中鼎鑫農·孝義農產品大市場
17萬方一站式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孝義農產品大市場是山西省級重點工程,孝義市政府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立足孝義,輻射汾陽、平遙、介休、靈石的縣域中轉型農批市場。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晉西地區近300萬的民生菜籃子工程,亦是孝義市規模最大、品種最全、配套完善的現代化智慧農批市場。
孝義農產品大市場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約220畝,總建筑面積約17萬㎡,業態齊全,并配套有農特產品展銷、電子商務、冷鏈物流、檢疫檢測、金融服務等功能。
首期火爆招商
孝義農商城